120. 教育:对话诗词 #刘彻或成最大赢家#……(1 / 2)

李白深吸一口气, 打算不答题,就欣赏欣赏试卷里出现的经典词句。

还别说,不看题目的话, 光看句子还是很惊艳的。

但看着看着,李白就没办法心安理得交白卷了。

因为其中有一道判断题是

诗仙是李白,因其诗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超凡脱俗,风格飘逸若仙,与杜甫共争大唐诗人第一的名额。

李白你们都夸我是诗仙了,还说我能争第一, 我交白卷是不是不太好

那可是全大唐的第一名,总不好考零分吧真考了零分他李白以后还怎么见人

李白被狠狠拿捏住了。

无独有偶,杜甫、白居易、李贺等人纷纷发现了与自己相关的判断题。

众人巳蛇老师你可以的, 阳谋啊这是

反正大晚上的, 闲着也是闲着, 那就做做题目吧。

汉献帝位面。

曹操费解地看着自己面前的试卷。

不是,他为什么也要写诗词赏析的题目啊总不能他也写过唐诗宋词吧他不是汉朝人吗

他年幼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一脸菜色地做着题目, 头也不抬。

“父亲,认清现实吧,谁叫咱们太有才华了呢”

虽然唐诗宋词里没有他们,但可以肯定的是, 汉赋古文里一定出现过他们的作品,所以别指望能逃得掉了。

至少他们的题目都是赏析判断之类的, 不用默写不是

曹操反问

“你们真的觉得赏析题比默写题好吗”

两人都沉默了。

客服幸灾乐祸

开心点吧曹司空,你们父子三人并称“三曹”,这可是非常少见的赞誉呢。毕竟除了你们之外,也只有“三苏”是一家父子三人既有才又有名了。

曹操叹了口气, 决定乖乖做题。

第一道题

请翻译并分析这句词表达的含义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曹操皱着眉头想了半天,写下答案

方圆八百里的将士一起分享烤肉,五十弦的乐器弹奏边塞音乐。描绘出了沙场的豪迈壮阔。〗

系统自动批改,对了,但没有全对。

曹操

曹操探头去看儿子们的答案。

曹植身边有个曹彰捣乱

“这个八百里是不是说军队可以日行八百里啊然后一天就赶到了塞外去见识外头的风景。这句词是炫耀他们行军速度特别快吧”

目前才八岁多的曹植还是很好骗的。

所以他茫然地看向三哥

“是这个意思吗”

曹彰自信点头

“肯定是这个意思不会错的”

于是曹植就这么填上去了。

结果批改之后得到了一个巨大的叉叉,一分都没有拿到。

曹植委屈地扁了扁嘴

“三哥你骗我”

曹彰尴尬不已

“哈哈、哈哈哈,一定是天幕批错了,我的分析不可能有问题的,吧”

曹操

这群小兔崽子真是不让人省心啊。

所以这句到底什么意思

最后还得是客服出面解答曹司空的答案里只错了一个地方,“八百里”不是说方圆八百里,也不是说日行八百里,它是指“牛”。

这句话是将士们一起分烤牛肉的意思,和多少里没有关系。

曹操

客服这个典故来自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说某人有一头牛叫“八百里驳”。有一次他和人比赛射箭输了,作为赌注的牛就被他们烤了分食。

曹操觉得很离谱

“我又没听过这个典故,你们让我答这个题目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客服小小声但是小字注解里有写啊,你没看到吗

曹操于是在试卷中仔细辨认起来,还真找到了非常不起眼的小字注解。

“下次你们可以写大一点。”

客服写大了就没有那个意境了

曹操不理解,这种事情能有什么意境肯定是主持人又故意折腾人呢。

唐初位面。

写过威凤赋的李世民非常不幸地也被拉来做卷子了。

不过他觉得自己反正也已经社死了,那就放飞自我吧。于是他不仅没有自己做题目,还把小崽子们拎过来做题。

豫章公主是长孙皇后的养女,她跑过来看了一眼题目,又跑回小案前认认真真提笔作答。

就是答案写得不是特别正确。

解释并分析李白静夜思全文。

豫章公主一笔一划写下

月光洒在床前,好像地上结了一层霜。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豫章公主写完点点头,觉得很简单。

她耶耶帮她把答案填进去了,结果扣了一小分。

豫章懵逼

“哪里错了吗”

李泰凑过来看了一眼

“这个床不是睡觉的床,说的是水井的围栏”

古人把“有水井处”称为故乡,所以结合上下文,应该是在水井边赏月思念故土,而不是床边。

辞海里就明确注释了,床是“井上围栏”的意思。

豫章懵懂点头

“原来是这样,这个我没听说过。”

李泰“你还小呢,以后多读点书就知道了。”

望文生义即便是古人也无法避免。

毕竟典故和其他解释都太多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所有知识点搞清楚。

有人抽到了题目让解释天子呼来不上船,这光看文字谁能想到它说的是“天子传唤我去觐见的时候我依然敞开衣襟、连扣子都不系”呢

还有被夸赞绝美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其实里头的落霞不是“美丽的云霞”,而是“零散的飞蛾”。

云霞变扑棱蛾子,一下子就没那么美了。

这种冷知识还得查看南昌当地的风土记载,才会知道原来秋天的南昌会有飞蛾堕于江中,土人将之称为“霞”。

而且这里的“落”也不是“落下”的意思,而是和“孤鹜”的“孤”对称的,表示“零散”。

这种词义上的理解错误,古人们还能接受。

但是等到诗词含义的赏析之后,他们就开始头大了。

白居易一连写了n道题,答案都是“表达诗人词人的怀才不遇”“表达对国家的担忧”“表达对离别的愁绪”等等。

然后他碰到了李商隐的无题,问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人想要表达什么内容。

白居易想也没想填上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怀才不遇的悲伤痛苦。〗

然后他答错了。

白居易

他想了想,换了一个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岌岌可危的家国的热爱。〗

还是错误。

白居易

继续换答案

表达了诗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依然错误。

白居易

白居易想掀桌了,这句话到底表达的啥啊

客服给出正确答案这句诗写的是恋人之间的忠贞不渝、山盟海誓。

白居易

不是,你不按套路出牌啊

之前都是悲春伤秋的,这个一看这么悲伤,居然是写爱情的

别人不都用爱情作为隐喻,来写高大上的内容吗怎么有个人当真写爱情去了

一群大才纷纷在考题里翻了车。

要不是试卷是电子版,他们能气到撕碎卷子。这啥玩意儿正经人谁出这种题目

大家越翻头越大。

文人们不会好好说话,老爱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样一种东西,在这首诗里是单纯的景色,在另一首诗里就赋予了其他含义,甚至能赋予一堆不同的含义。

大家被“折柳”这个东西搞出了条件反射,看到“柳树”就下意识填写“离别、送别”这类字眼。

结果突然蹦出来一个就是单纯写柳树的,夸赞景色好。

众人

不爱念书也从不写作品的武官幸灾乐祸,看着自己的老对头被题目弄得头秃。

“哟,这不是你们的强项吗这么多意象还是你们自己整出来的,肯定能拿满分吧”

文臣们这群家伙好欠扁啊

虽然一大片人考出了没及格的分数,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这很丢人的。

只要脸皮够厚,就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